1.這一切的前提,是旅游目的地的土特產品和旅游紀念品能夠滿足游客的需求,能夠以過硬的品質和服務贏得游客的信任。盡管現在越來越多地方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國家標志地理認證產品,可以直接轉化為游客購物清單上的旅游紀念品或土特產品,但因為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假冒偽劣產品橫行,這大大壓制了游客的購買欲望,也損害了當地旅游市場的形象和信譽。
文中的“這一切”最可能指代的是:
A.導游獲得游客的信任和喜愛
B.地方旅游管理部門要簡政放權,開放市場
C.售賣旅游紀念品和土特產品的商家能實現盈利
D.游客愿意花錢買喜歡的旅游紀念品和土特產品
2.垃圾填埋場是厭氧細菌的滋生地,會產生大量的甲烷。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強,盡管可以將其捕捉并轉化為能源,但是即使最高效的回收系統,仍有高達的甲烷發生逃逸。由于垃圾填埋場產生的甲烷大部分來自有機廢棄物,因此可以用更綠色的方式處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堆肥。實際上,垃圾填埋場里三分之二的垃圾可以堆肥,這就大大減少了甲烷的產量。由于堆肥過程中會產生高溫、高壓,有機廢棄物中的碳可能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么,我們可以考慮將這些有機物重新組合成液態燃料(乙醇或甲醇),或用作其他工業原料。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
A.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甚
B.現階段的甲烷回收系統對其的捕捉利用依舊有限
C.用堆肥方式處理垃圾填埋場的垃圾能有效減少甲烷的生成
D.堆肥這種垃圾處理方式需要將其生成的有機廢棄物重新組合
3.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攀升,漢語國際化趨勢已不可阻擋。作為炎黃子孫的共同語,普通話推廣不但要依托占絕大多數的境內言語者,還應考慮海外華僑華人的語言情況。精準推普應當考慮不同地區的漢語情況,制定接受度高、標準合理的中華民族共通語標準,減少差異與隔閡,同心協力推動普通話的全球傳播。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精準推普應與漢語國際化相結合
B.要推動普通話實現全球傳播
C.適應漢語國際化的趨勢,要精準推廣普通話
D.普通話推廣可以減少不同人群之間的隔閡
1.D【解析】分析文段,首句提到了“這一切的前提”,“前提”表示事物的先決條件和因素,所以文段開篇表明“這一切”的先決條件是旅游土特產品、 紀念品需要滿足游客的需求,同時也要有過硬的品質讓游客信任。故根據話題一致原則,“這” 指代的話題應該與“游客的需求、游客的信任”有關,且根據“前提”反推“這”指代的內容,應該是游客希望在旅游中滿足需求,對應D項正確。A項“導游”、B項“地方旅游管理部門”、C項“商家能實現盈利”無中生有, 并非“這”指代的話題,同時排除。
2.C【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了垃圾填埋場會產生甲烷,接下來論述了甲烷對環境的危害并指出了甲烷回收難的問題,屬于提出問題部分。隨后給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即“通過堆肥”解決甲烷問題。后文繼續論述,即使堆肥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但依然可以用作液態燃料和工業燃料,屬于對前文對策進行補充論述。故整個文段重點強調“堆肥”這一對策,能夠解決前文“甲烷”問題,對應C項。A、B兩項,位于對策之前,屬于問題表述,非重點,排除;D項“有機廢棄物重新組合”屬于補充說明中的內容,非重點,且尾句“或”字連接兩個方面,D項片面,排除。
3.A【解析】文段首句為介紹背景,指出漢語國際化趨勢不可阻擋,因此普通話推廣不僅要依托境內言語者,還要考慮海外華僑華人的情況,即普通話推廣需要實現“國際化”。接下來進一步提出對策,強調“精準推普”應考慮不同地區的情況,制定合理、能夠被普遍接受的標準,從而減少差異與隔閡,推動普通話的全球傳播。結合全文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強調“精準推普”也要考慮到漢語國際化的趨勢,推動普通話的全球傳播,A項符合文意,當選。B項,文段重點論述了應如何推動普通話實現全球傳播,即進行“精準推普”,選項表述不明確,排除;C項,文段的重點討論如何進行“精準推普”,C項并未提及如何推行,相較A項,表述不明確,排除;D項,文段重點論述如何推廣普通話,而非推廣普通話的好處,偏離文段中心,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