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5日廣西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
1. 一個被譽為“最美鄉村”的古老村落,由于年久失修,有不少地方出現了破損的情況,為了更好地保護這個村落,作為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你會怎么辦?
【參考答案】
古村落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傳統文化,繼續將樸實秀美的古村落傳承下去,我會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我會和同事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走訪該村落和向當地村干部詢問等方式,對古村落的整體規模、建筑年限、居住人數等基本信息有所掌握。此行我們還會邀請古建筑保護方面的專家,實地了解該村落損壞的具體緣由,并查看古村落的受損程度和當地已采取的保護方法。還要對上述考察內容進行拍照和詳細記錄,對要整修的部分進行標記。
其次,根據考察結果,我們會召集相關專家開一個簡短的有關該村落維護方案的工作會議。在會上,我們會就古村落的修繕位置、可行的維修辦法、后期的維護及所需費用進行討論。會后,向領導做好維護方案和經費的匯報工作。
最后,我也會向領導建議,在平時就要充分與各類媒體打交道,與他們一起做好古村落的宣傳保護工作,以使全社會能形成共識,從而更好地保護古村落;定期巡查古村落,考察這些村落的維護情況,并將這些工作內容與績效考核掛鉤,以更好地督促地方履行職能;由政府出面,向全社會多方籌措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以更好地落實文物修繕和后期保養。
古村落的修繕和維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如此,“最美鄉村”才能得以長久地傳承下去。
2. 為了更好地對古村落進行保護和開發,主管部門準備擬定一個計劃,假如由你負責前期的調研工作,了解古村落的具體情況,你將如何確保調查信息真實、有效?
【參考答案】
這項計劃有利于古村落得到更好的保護與適度開發,我會認真做好此次調研,而要想保證調查信息的真實、有效,我會重點做好調查對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調查方式的多樣化和針對性、調查數據的收集整合等方面的工作。具體我會這樣做:
首先,我會主動聯系文物保護部門,申請查閱古村落文件和相關檔案,并通過網絡搜索的方式,了解古村落的建筑年限、大致規模、居住人數、地理位置、主要特色、歷史價值等基本信息。然后,召集同事召開工作會議,在會上向大家講明本次調研的目的、意義、調研對象、調研期限、調研地點和注意事項,商討適合的調研方式和調研內容。最終形成調研方案,報領導審閱。
其次,在調研方案得到批準后,我會分配調研任務,責任到人,同時會通過注重調研方式的多樣性和調研對象的廣泛性確保調查信息真實有效。第一組成員負責實地走訪古村落的村民和村干部,向他們了解居民對古村落的保護意識、每年的維護費用、費用來源、旅游收入和其他的開發收入、對于古村落的居住需求、對此次政府計劃的意見和建議;第二組成員負責在單位官網和其他主流網站上發布關于本次計劃的網絡調查問卷,收集群眾對于古村落保護和開發的意見和建議;第三組成員負責邀請文物保護部門的領導、古建筑維護方面的專家、旅游開發部門的領導、市民代表、古村落村民和村干部代表,舉行一次座談會,就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相應的解決對策等內容進行商討。每一組成員在調研過程中做好數據、信息、視頻的收集和記錄工作。
最后,我們會運用專業的分析軟件匯總和整理此次調研所得的數據和信息,撰寫調研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本地古村落的基本信息、保護與開發現狀、保護與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解決對策及后續效果、對于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意見和建議,將報告呈交領導審閱,希望能為此次計劃提供參考。
3. 古村落有些房屋已經破敗不堪,當地居民打算將這些房屋全部拆除,重新翻建,但是重新建造會破壞古村落原貌,你會如何對他們進行勸說?
【參考答案】
古村落既需要發展,也需要保護。面對題中所述情況,為做好與當地居民的溝通工作,在對居民進行勸說前,我會通過走家入戶的方式,實地走訪當地居民,詳細詢問他們翻建老宅的原因,并做好詳細記錄。將這些記錄匯總整理,然后與村干部協商,通過邀請村民代表召開座談會的方式,對居民進行勸說。在座談會上,要結合之前的走訪情況,就居民反映的主要問題予以針對性說明。
首先,我會懇切說明政府深刻理解大家的立場。附近好多地方的居民都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了,大家想重新翻建屋子是很正常的,無非是想要享受現代文明所帶來的各種便利,希望比之前住得舒服。相關部門將在年內出臺更加靈活合適的對策。
其次,我會向大家宣傳保護古村落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如果將房屋全部拆除,就會嚴重損害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也不利于對古村落的合理開發,進而影響大家的利益,因而希望大家能夠積極配合政府,不要破壞古村落的原貌。政府已經決定設立古村落保護的專項資金。這部分費用將主要用于村民房屋的修繕;同時,政府將邀請古建專家指導大家在修繕的過程中如何適度改善居住條件。
最后,我想在這一番誠意的溝通之后,當地居民一定能夠耐心等待具體政策出臺,更加愿意配合政府一起做好古村落的保護工作。
4. 對于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很多人持不同意見,有人說應該保持好該村落的原始面貌,也有人說應該重新翻修,不僅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也有利于更好地開發當地旅游資源。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古村落是一種文化象征,在中華文化中具有根基性地位和永續性價值。保護古村落,不可能拒絕發展,但又不能盲目發展,只有在政府的引導下適度修建和開發,才能讓村民安居樂業,讓古村落的生命力得以延續。
從保護的角度來看,盲目新建、翻修,雖然改善了當地居住環境,短期內成為優質旅游資源,但過度開發會使古村落喪失自身文化底蘊和生態環境。比如,湖南鳳凰古城因過度開發導致水災蔓延,村民也把古鎮當作了牟利的工具,當地文化氣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旅游紀念品,古鎮逐漸失去了魅力。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完全保持古村落的原始面貌是無法實現的。畢竟古村村民也有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權利,這種追求與原有生活方式相矛盾,而多數老屋已經損毀、老化,加之基礎設施不完善,如果停止發展,只會激起村民對古建筑的反感,反而不利于古村落的保護。
因此,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必須遵循適度原則。對此,我有以下兩點建議:
第一,優先解決古村落的保護問題,要先保護后開發。對于古建筑,可先進行集中整治,解決迫在眉睫的建筑修繕、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政府要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同時要發動本土社會團體、市民、企業等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逐步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然后,針對古村落文化,要將當地民俗文化、歷史典故、傳統工藝、地方戲曲等進行及時的搜集整理,避免遺失。
第二,適度對古村落進行開發,在規劃旅游資源時,務必考慮因地制宜,以不破壞古村落為底線,舉辦適合當地文化特征的活動賽事,增加當地村民收入。同時,加強村民對本地歷史文化的認知培訓,維持文化氣息,避免過度商業化。